香港舉行的馬壇歷史盛會
1986-10-22,英女皇再次到香港訪問。
賽事在沙田馬場舉行。
隨著主席沈弼爵士 介紹,告東尼 與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握手。
並再度親自為女皇盃頒獎。
由陳柏鴻策騎。
馬主 勞汝福 先生及夫人
女皇盃 一項延續皇室氣派與尊貴色彩的賽馬錦標
愛彼錶女皇盃(Audemars Piguet Queen Elizabeth II Cup),簡稱女皇盃,曾被稱為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盃,是香港一項主要賽馬錦標,每年一度在沙田馬場舉行,路程為草地2000米,屬國際一級賽。
歷程要點
1975-05-05 為慶祝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與皇夫愛丁堡公爵首次到香港訪問,香港賽馬會創辦女皇盃,路程為沙地1575米。
當時在快活谷馬場舉行,並由英女皇親自頒獎。賽事開跑前,女皇與皇夫曾走到草地跑道上視察參戰馬匹。
首屆女皇盃由「利是吉」以冷門身份勝出,其馬主為居住香港的印度人Barma 伉儷,馬匹由練馬師張學文訓練,新加坡騎師詹亞健策騎。
1986-10-22, 英女皇再次訪港並再次主持女皇盃頒獎。當日,英女皇乘著勞斯萊斯座駕,在草地跑道上向擠滿沙田馬場的馬迷親切揮手。
該屆女皇盃結果由英籍練馬師施萬賦訓練的英國自購馬「金多多」奪得冠軍。騎師陳柏鴻,馬主勞汝福先生及夫人
1995年起,香港賽馬會把女皇盃定為國際賽事,容許海外馬匹參賽,路程為2200米。
在此以前,此項賽事路程不定,要班級只是第一班或第一、二班混合賽事。
1995年的賽事由阿聯酋馬匹「紅主教」勝出,由愛爾蘭騎師靳能策騎。
1997年改為2000米。
1999年,女皇盃獲得瑞士鐘錶製造商愛彼錶冠名贊助,易名為愛彼錶女皇盃;國際賽事編錄標準委員會亦在同年把賽事評定為國際二級賽。
2000年度起,香港賽馬會更設立一百萬元特別獎金。任何馬匹倘能勝出香港國際賽(香港盃/香港一哩錦標/香港瓶/香港短途錦標)其中一項,並於同一馬季摘下愛彼錶女皇盃,其馬主即可獲得此筆特別獎金。
2001年,愛彼錶女皇盃獲評定為國際一級賽。
2002年,女皇盃成為世界錦標巡迴賽第二站賽事。
第一匹贏得花紅的馬,是日本佳駟「榮進寶蹄」。牠在直路上憑凌厲後勁力壓另一匹日本代表、該季香港盃盟主「愛麗數碼」,在此項賽事的四個月前, 牠已勝出香港一哩錦標。
2003年至2005年,因杜拜世界盃退出巡迴賽分站行列,女皇盃則成為世界錦標巡迴賽首站賽事。
2005年度得主「爪皇凌雨」為香港賽馬史上同季獲香港打吡大賽及愛彼錶女皇盃的賽駒。
2006年,世界錦標巡迴賽全面停辦。
2008年總獎金為14,000,000港元。
2010年度得主「雄心威龍」為香港賽馬史上同季獲香港打吡大賽及愛彼錶女皇盃的賽駒。
名人名駒
女皇盃自1974至75年度馬季創辦至今,一直是香港最具吸引力的大賽之一,於1994至95年度成為國際賽事後,豐厚的獎金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著名練馬師、騎師以及馬主競相前來參與。此項賽事產生了不少名駒與名將,為人津津樂道。
* The QE II Cup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event since that season.
*The QE II Cup was first run that season.
|
概述總論
女皇盃 堪為本地賽馬發展最迅速階段以及香港蛻變為國際大都會的一個見證。
參考資料
很多頂級冠軍馬匹如「爪皇凌雨」、「幻彩光華」、「爆冷」和「雕塑家」在贏得女皇盃後,還繼續不斷建立名聲。
相關連結
女皇盃賽事 1975-05-05_5 – 《講馬港歷史網站》
皇室訪問 1986-10-22 沙田馬場 – 《講馬港歷史網站》
皇室訪問 1975-05-05 快活谷馬場 – 《講馬港歷史網站》
鳴謝 袁文俊先生 提供記錄資料
鳴謝 鮑明先生 提供照片